真正的断舍离,从学会消费贵的物品开始
生活品质
上一篇文章: 买它之前我嫌贵,用过之后我觉得它值得卖更 下一篇文章: 美丽人生丨赖洪英由一支润唇膏开启的美丽人
熹望主播:微语
BGM:DEPAPEPE《いい日だったね。》
结尾歌曲:Elina《BrandNew》
一个人应该追求的,不只是断舍离,还有断舍离之后更好的生活品质。整理今年上半年给自己买的“大件儿”物品:一个飞利浦直发器约块(纽币折算人民币)一件macpac短外衣约块Clarins的眼霜和晚霜约块全新4个轮胎块在极度克制消费欲望的情况下,还是消费了将近块,平摊到一个月近块,也是微败家女孩了。换成早先,这块钱,肯定被我换成三十样东西不止:换季的时候,多的衣服来10件,鞋子也买几双,日用品和护肤品打折了,就囤足货,逛街时听从导购的推销,绝不空手而归,再时不时在网上淘点小物件……从什么时候,我开始消费这么贵的东西了?说来奇怪,习惯消费稍微贵的东西,恰恰是从断舍离开始的。年我决心断舍离,从家中翻出一系列闲置物品。从生活用品到护肤品再到衣服配饰,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:便宜。耗时、易坏或易过时。一个几十块钱的电饭锅,确实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了作用,但它不定期提前“跳闸”。米饭半生不熟,不仅扫了晚饭的兴致,为了避免浪费食物,我又只能把米饭重新熬成米粥,之后一个星期都以它为主食;好几个趁特价入手的护肤品,明明同类物品已经有了几个,并且有些根本不适合我的肤质,图个新鲜,用了一次就堆在浴室的角落,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空间;贪便宜买来的直发器,每天早上令我花费30分钟拉直头发,出门后遇风迅速被打回蓬乱的模样,而一周后头发干枯,买来再贵的护发素也救不回头发的光泽;那些五颜六色的衣服,哪个不是当季购买时的流行色?而过了一季,才洗过几次的衣服,缝纫处皆是线头,颜色也暗下几度,再穿,已是睡衣的角色;……不夸张地讲,“断舍离”这个决定让我发现,一个看似整洁的家,其实至少半数物品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。断舍离到底是什么,我开始思索。它是让人告别无用物品的过程,更令人醒悟:一个人应该追求的,不只是断舍离,还有断舍离之后更好的生活品质。断舍离之后,我几乎不逛街了,只在非常必要时出门消费,在购买时我特别遵循这两条标准:我非常需要它,并且它能够提升生活品质。我的心里也多了一个参考:性价比。性价比是商品的性能值与价格值比。其实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公式,在购买前,大概计算一下你购买的东西能够使用多少次,价格除以次数,数值越低,就越值得入手。其他的参考标准还有:更安全。更舒适。更节省时间。更禁得起时间的考验。令人惊讶的是,价格稍贵的东西,往往在长久上更替人省钱,因为它们的质量更高一筹。生活物品质量好,就不易坏,更便利,更节省时间;护肤品选择适合自己的,同类商品只买一个,照顾皮肤且节省空间;衣服选择高质量的经典款式和颜色,穿的频率就更高,时间更长,不易过时……买了好的直发器,是因为它可以节省下早间的时间供我读书;买了块的外衣,因其是黑色且布料上乘,可穿到天长地久;眼霜和晚霜,是适合自己的品牌,日日照料着肌肤;新的轮胎,是每一天的安心上路,免去了自己和家人的日日忧虑。我的断舍离,似乎带来了更好的东西。几年前朋友买了个1万块的椅子,我吐槽他不会勤俭持家,岂止吐槽,简直是震惊。今年再看,一个自由职业者,椅子是最重要的设备,能够保持舒适和腰椎的健康,岂不是最重要的投资?想到自己四年前曾买过一件加德满都的防风夹克,当时还是个穷兮兮的女生,觉得一件衣服未免太贵,却至今穿在身上。这几年它陪我爬过汤家里罗20公里的山路,和我走过墨尔本的街巷,陪我回到家乡的寒冬,在陶朗加的深夜里和我一起写作,它和我走南闯北,现在正挂在衣橱里,等待我再一次的披上。断舍离后,我希望自己购买的每一样东西,都能够和这件衣服一样,成为一个家的成员,拥有故事,陪我长长久久。点个“在看”,和我一起感悟断舍离的魅力吧!—nottheend—
熹望如你系列主题征文还在继续,感谢全部读者的参与,第七次征文[你与体重死磕的那些事]将于7月1截止,新征文现在开始,征文题目。欢迎与我分享你的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flag,以为主题,从未在任何平台发表过,请投稿到邮箱guniang.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-jiangxin.com/rcgjg/6145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