秒杀一切润唇膏,凡士林middot
莫叔,啥时候有凡士林唇膏?每天用罐装的要用棉签涂,好不方便,能不能设计成像科颜氏1号唇膏那样?会方便携带
1
唇膏·唇釉?
凡士林唇釉,终于来了。
你可能觉得奇怪,之前一直说的是唇膏,怎么就变成唇釉了呢?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纯凡士林的性状是这样的
软膏状
温度越高,越软,60度以上就是液体了;而温度越低,膏体越硬,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寒冷的冬天,凡士林硬的像上冻的猪油一样,很难抠出来使用。
本来是要做成唇膏状的,有人给了我建议:
唇膏状的容易断,而且没法用完,总有一截是浪费掉的
她说的很有道理,于是决定出软管状的。
但问题又来了,凡士林在气温低的时候很硬,要费很大力气才能从软管里挤出来,怎么办呢?
2
成分
是不是可以加1个同样安全的成分,来降低凡士林的硬度呢?
这让我想起了凡士林的一个兄弟成分
矿油
也叫做白油,无色、无味,常温下是液体状态,也在护肤中应用很广,比如
雅漾修护舒缓保湿霜
海蓝之谜精华面霜
......
凡士林的另一个名称叫做矿脂,从化学分子式的角度来看,凡士林(矿脂)的碳链更长,白油(矿油)的碳链要短一些,2者都属于较稳定的烷烃类成分,对皮肤较安全。
于是,这款软管装的凡士林,就出来了,因为不是膏状,不能叫唇膏,姑且叫做唇釉吧,成分如下
矿脂(凡士林)
矿油(白油)
当然,主要成分还是凡士林,矿油只是为了增加一点流动性,让凡士林变的稍微不那么硬,稍微好涂一点。
3
润唇
市场上的润唇膏有很多很多,可是,当一些人发生唇炎时,却发现这些都不怎么管用,唇部皮肤依旧会出现反复的炎症状态(发红、蜕皮......)
一些人反馈的结果是,当发生唇炎时,涂凡士林,能让唇部皮肤恢复的快一些。
难道凡士林有修复的作用吗?
No,这只是凡士林的1种特性
不吸收
因为皮肤不怎么吸收,凡士林只是停留在皮肤表面,起到锁水保湿的作用。唇部皮肤不干时,更有利于恢复。
而市面上的润唇膏,因为有些成分会渗透进入皮肤深处,就有可能会刺激到细胞组织,反而不利于修复。
对于正常人,若唇部干裂,使用凡士林见效是神速的,一般1-3天。
4
敏感肌肤
对于敏感肌肤来说,由于皮肤的防御力降低,护肤品和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可能比较容易进入皮肤深处,有可能进一步产生刺激。
所以,敏感肌肤一般不建议使用护肤品、化妆品、洗面奶等。但是一些人在停用这些产品后,皮肤会觉得干,怎么办呢?
这时候凡士林就能派上用场了,不怎么被皮肤吸收的特性,一般不会刺激到皮肤。敏感肌肤可以试试用凡士林来保湿,当然,脸不干的时候,不需要涂抹。
5
防干裂
除了润唇作用,凡士林对身体其他部分,起的作用就是这3个字
防干裂
无论是面部皮肤、还是手部、脚部、身体皮肤,只要涂抹,就能防止干裂。
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,来自于我的一个朋友,由于工作的原因,她的手指在秋冬春干燥季节总是干裂状态,已经折磨了她10年,看下图
使用凡士林1个多月后,是这样
她自己都不相信,下面是和我的对话:
·打扰您一下,我以前发给你的烂手图片还在不在?
·咋了?
·十年都不好的褪皮,竟然这2个月没复发,以前十个手指都要粘止血贴,皮肤破裂,很痛苦...
下面是对话截图
对于极干燥皮肤,如开裂的脚后跟,也有很好的效果。泡热水脚10分钟后,把脚后跟死皮摩擦掉,然后厚涂凡士林,裹上保鲜膜,坚持几天就会有效果,以后坚持涂抹,脚后跟会变的光滑。
6
红屁股
凡士林不吸收的特性,能在宝宝屁屁上形成一层油膜,有效隔绝了尿和粪便里的化学成分,因为杜绝了这些成分对皮肤的刺激,所以对防止产生红屁股有很好的效果。
当然,宝宝用量大,瓶装的凡士林更适合。
7
隔离
凡士林的隔离特性,在生活中可以发挥很多妙用。比如
1)剃须
先把凡士林涂抹于皮肤上,可以防止刮伤皮肤
2)挠痒
干燥季节皮肤痒,如果直接挠抓,皮肤容易抓破长藓。如果在挠痒前厚涂凡士林,就能缓解对皮肤的损伤。
3)湿疹
在皮肤没有渗液时,可以试试涂凡士林,因为能有效隔绝空气中细菌,同时起到很好的保湿作用,对一些湿疹患者的恢复是有益的(包括宝宝)。
4)口红
先用凡士林打个底,能减少口红里成分对唇部皮肤的影响。
8
安心度
有人会担心,凡士林不小心吃下去怎么办?
凡士林唇釉里使用的成分都是进口化妆品级别的,海蓝之谜、妮维雅等用的也是这个型号。经过多道工序精制提纯后,对人体没有毒性,而且属于烷烃类成分,较稳定,即使吃下去,我们的身体也不会吸收多少,比起口红里的复杂成分,要安全多了。
当然,能不吃是最好的,我如果用了凡士林唇釉,吃东西之前还是会用纸擦一擦的。
有人问道:如果宝宝不懂事,舔食涂在嘴巴周围的凡士林怎么办?我的建议是:宝宝皮肤不干时不需要涂。实在要涂时,也不要天天涂,隔三岔五的涂。
9
唇釉·来了
经过漫长的2个多月等待,凡士林唇釉终于来了,下面是备案信息
备案查询
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面链接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-jiangxin.com/rcgzl/6129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