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忆什么都想往脸上涂难怪上海女人漂
上海女人爱美、时髦
在全国可是出了名的
上海女人爱美、时髦,在全国可是出了名的。
即使在美被禁锢的年代,她们也总有办法用点小手段让自己好看点。比如,在煤球炉上用火钳把头发烫卷,偷偷把衣服改小一点尺寸……
不过,小手段总不那么光明正大。所以等到改革开放之后,女性爱美的欲望一下子就爆发了。
那时出现了很多现象级的产品:珍珠霜,胎盘膏,可以把脸涂得雪白的珍珠膏……
上海女人挤破了百货公司的柜台抢购,什么都想往脸上抹。
一
马燕一直记得她看到的第一支化妆品广告。
时髦美丽的混血女郎头部上扬45度角,用涂着红色指甲油的纤细手指在脸上慢慢抹开润肤露。
最后,以一个完美的弧形姿势轻轻地抚摸自己的脸庞。。
背景画外音是:“无情的岁月,幼嫩的肌肤受尽折磨……留住了青春,留住了美好,永芳F真珠膏。”
那是年代后期,马燕还在读小学,并不是使用这款护肤品的年龄。
但广告一下子击中了她,让她第一次知道涂了护肤品可以这么美。
这支广告并非只对女生有吸引力,连男生也对它印象深刻。
“我记得,班上有个男同学在联欢活动时,特地模仿了这支广告,学模特抚摸自己的脸。我们都笑弯了腰。”马燕回忆说。
年
刊登在上海报纸上的
永芳广告
这款护肤品在邱珈的印象中,是现象级的产品。
那时,她们一幢楼的邻居都去百货公司排队买永芳F真珠膏,阿姨妈妈们人手一盒。
其实,这个产品并不是那么好用的,不了解其中“窍槛”(窍门)会出洋相。
邱珈记得,一个邻居弟弟偷偷拿妈妈的珍珠膏涂在脸上,把脸涂得煞白,成了一幢楼茶余饭后的笑料。
当时,邱珈只用可蒙孩儿面。因为她妈妈有点担心,这个产品是不是太白了?
不过,这并不妨碍邱珈喜欢永芳F真珠膏的“周边产品”。
“永芳当时还发年历卡,印着美丽时髦港派的模特照片。熊猫眼式的眼影,珠光唇膏,巨大的金属或者珍珠耳环,蓬起的刘海,非常洋气地露齿笑。”
班上有个男同学的妈妈在华联商厦工作,给了他厚厚一沓年历卡。他拿到班级分发给女同学们,邱珈贴了一张在铅笔盒里。
永芳F真珠膏
这款产品
至今仍在销售
不管老幼,上海人对美都有一种特别的敏感。
那个年代,港式的时髦让上海人眼前一亮。
所以这款永芳F真珠膏的“人设”定位得非常精准:洋气的,美白的,漂亮的,青春的……一下俘获了万千上海女性的心。
二
一款化妆品风靡一时,供不应求,这样的现象,赵佐良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,看到过好几次。
赵佐良年就被分配进生产百雀羚的上海日用品化学二厂做设计工作。
“百雀羚是历史品牌,它的包装不变的,就是黄蓝相间的铁盒,上面有四只小鸟图案。我进去,一开始就是为它做各种宣传广告。”
赵佐良设计的
百雀羚产品介绍封面
/赵佐良提供
年代,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化妆品非常有限。
但上海人最大的特点,就是即使物质条件匮乏,也还是要把日子过出“仪式感”来。
什么都不能阻挡上海女人爱美的步伐。
百雀羚创始人年代参考了妮维雅蓝色硬盒的包装,把百雀羚设计成圆圆扁扁铁盒装的造型。
年
上海报纸上的
百雀羚广告
由于便于携带,上海女性不仅在家洗完脸以后,用它涂抹脸和手,出门时,也总会把它随手放入手提包中。
那时,上海人普遍喜欢的另一种护肤品是雪花膏。
赵佐良从专业的角度介绍,百雀羚和雪花膏在内在配方上是完全相反的,乳化过程分别是水包油和油包水。
但对于使用者来说,它们都能满足冬天保湿、滋润的作用。
所以子女要去外地插队落户,母亲总会记得塞一瓶雪花膏到行李包里。
上海家化的工作人员介绍说,他们有时会接到从江西打来的电话,问:雅霜还卖不卖?
年
上海报纸上的
雅霜广告
了解之后才知道,这些忠诚的客户当年是从知青那知道有这款雪花膏的,之后一直喜欢这个味道。
而上海人家的待客之道是,如果请亲戚朋友来家中吃饭,吃完饭后,请客人用热毛巾洗脸,旁边会准备好一罐友谊雪花膏供客人涂抹。
雪花膏不仅在百货公司卖,各种烟纸店也都有得卖,还可以“零拷”。
雪花膏用光,瓶子是不丢的,可以再去零拷一瓶来,花小钞票达到同样的效果。这样的恰到好处,上海人是欢喜的。
三
当然,雪花膏、百雀羚再流行,它们还是有点硬伤。
用邱珈的形容就是,它们像“老早的那种蛋糕,硬绷绷的”。
随着改革开放,那种“如现在鲜奶蛋糕般绵密”的产品出现在了人们面前。
年
市百一店的化妆品柜台
/赵佐良提供
“年,香港有个老流行的产品,叫珍珠皇后,卖10美金一瓶。”赵佐良回忆说。
“当时,上海正好有人在研究,如何能把珍珠和轻工业产品结合起来。已经研究出来的有眼药水,珍珠酒等。”
“后来受珍珠皇后的影响,我们试着把珍珠粉和护肤品结合,研发获得了成功,就这样推出了凤凰珍珠霜。”
凤凰珍珠霜一经面市就卖疯了。
年
上海女性在市百一店
抢购凤凰珍珠霜
/赵佐良摄
在此之前,化妆品被看成资产阶级涂脂抹粉的东西,不能美,也不能香。
上海女人经过了十年的压抑,,一旦有新的产品出来,爱美的欲望一下子就爆发了。
“当时根本就没做什么广告。珍珠美容,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说法。过去,也总有这样的传言,某某明星一直是涂珍珠粉保养的。”赵佐良说。
“一般女性虽然用不起,但珍珠能美容的概念已深入人心。”
“等到珍珠可以养殖,珍珠粉价格降下来之后,上海女人惊喜地发现,1块9毛8一瓶的珍珠霜自己能买得起,那还不去疯狂抢购?”
厂里根本来不及生产,出现了脱销,为了抢一瓶珍珠霜,百货公司的柜台都被挤破了。
永安百货的柜台前
挤满了前来抢购的市民
/赵佐良摄
常常有亲戚朋友问赵佐良,能不能开个后门,帮忙买一瓶凤凰珍珠霜。
凤凰珍珠霜还变成了一个文化现象。
沪剧演员把它编进沪剧里;上海说唱也把它编进去;到大光明看电影,也能看到它的广告。
百货公司买到的凤凰珍珠霜是红盖白瓶的。
在上海销售的
凤凰珍珠霜包装
/赵佐良提供
与此同时,日化二厂承担了出口的任务,出口的产品名叫“上药牌珍珠霜”,黑盖白瓶,卖65元港币一瓶。
上海人要买到这瓶珍珠霜,必须到友谊商店拿着外汇券去买。
那时,只要不经意间拿起黑盖白瓶的珍珠霜,懂经的人就知道,你有买得到“奢侈品”的财力和路道。
上药牌珍珠膏
在香港销售时的广告
由香港小姐代言
/赵佐良提供
四
“你知道凤凰珍珠霜风行了几年吗?”赵佐良问。
十年。
赵佐良设计的
凤凰珍珠护肤系列礼盒
年获“世界之星”包装设计大奖
/赵佐良提供
“接下来哪个产品卖疯了,你晓得吗?”他又问。
这一次,又在上海热卖的护肤品是凤凰胎盘膏。热卖的程度是,每十个中国人手中就备有一瓶。
“关于胎盘的效用,医学书上都有记载。我们的卖点是除皱,这极大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。"
“当时广告邪气(特别)夸大,说一涂,脸就不皱了,连飞机上都在做广告。”
日化二厂五条生产线全部用来生产胎盘膏,都还来不及。
凤凰胎盘膏又风行了近十年。
等到年代末,各种外资品牌引入之后,上海本土的化妆品就进入了一个低迷期。
不过,上海女性爱美的势头,可再也没有进入过低潮期。
-END-
更多“市民历史”故事,点击下方图片
写稿子:顾筝/画图画:顾汀汀/
编稿子:韩小妮/写毛笔:陈冬妮/
拿摩温:陈不好玩/
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
请给我们留言,获取内容授权
来源|上海市民生活指南
编辑|孙怡静
推荐阅读
世上最暖报恩!3年前她救了一只鸟,患癌后鸟儿竟然……
奇迹!泰国12名少年被困深洞18天全获救!这场千人救援感动全球
男生考上北京知名大学,却因爸爸的"污点"差点没被录取!
帮男友洗衣服,洗出一张身份证!一个秘密揭开了,脊背发凉
遭老师猥亵,四次自杀未遂!19岁女孩跳楼时,围观者却在起哄、直播、鼓掌……
好物
信不信,分分钟就能让你睡着
记得给晨报君加油点亮哦
SavSav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-jiangxin.com/rcgzl/6150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