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如何涂口红果然女生爱口红,不是现在才
女性对于口红的热衷和执着,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。小时候看古装剧,经常看到姑娘在梳妆台前,将一张红纸对折,轻轻一抿,嘴唇就亮了,又或者是打开首饰盒,挑起点在唇上,整个妆容就变生动了。
其实这就是古代女子使用的唇膏,最早的时候叫口脂。口脂制作工艺麻烦,原料是牛髓等加入紫草等颜色原料,最后还要加入丁香、藿香二味香料,唐朝时,制作技艺更加精进,为白檀香、麝香、零陵香等十四种不同香料。做出来的口脂不仅颜色好看,还有淡淡的香味,据说在当时,上好的口脂,可以卖到千金。
古代女子化妆其实也很精致,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:敷铅粉,抹胭脂,画黛眉,贴花钿,点面靥,描斜红,涂唇脂。最后一步可以说是压轴,所以女生爱口红,不是现在才开始的。
在古代,口脂这东西也并不是女子的专利。魏晋时期开始,男性也有喜好使用口脂的。到了唐朝,每逢腊日,唐皇都要赐下面脂和口脂,在当时,为了方便男性使用,还有专门的裸色口脂,随着时间的推移,口脂的颜色也出现了很多种,比如石榴娇、大红春、小红春、半边娇、万金红、圣檀心、露珠儿、内家圆、天官巧、洛儿殷、淡红心、腥腥晕、小朱龙等,这些名字除了表示不同的色彩,也代表着不同的唇妆式样。
汉代的唇妆比较自然,也只是淡淡地涂上一点。唐代则出现了一种泪妆,女子们拿一种乌膏把嘴唇涂黑,呈现悲啼之状,但来得快去得也快,这种妆容毫无美感可言,很快便不流行了。
经常看电视剧,是不是对清宫怎么使用口红很好奇呢?
宫中口红一般要用玫瑰花制造,而这些花要经过一瓣一瓣地挑选,选好后用石臼捣成原浆,再用细纱布过滤出清净的花汁,注入到胭脂缸里,把蚕丝绵剪成方形或圆形,叠成五六层放在胭脂缸里浸泡十多天,等到蚕丝绵带上一层厚汁,即可取出,然后隔着玻璃晒干,等到使用的时候,要用小手指蘸温水洒到胭脂上,以便胭脂化开,就可涂手涂脸,若是要涂到唇上,就不能用手了。要把丝绵胭脂卷成细卷,用这细卷向嘴唇上一转,或者用簪子在丝绵胭脂上一转,再点到唇上。
轻歌曼舞,女儿心思,慢点绛唇,倚门回望动眼波以徐言,叙往来之相思。女子天性爱美,千年前的古人仍热衷对镜贴花黄,21世纪的我们在追逐潮流时,仍对古风古韵充满着好奇与敬畏之心。
中国古代口红的知识点,大家get了吗?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-jiangxin.com/rcgff/618865.html